什么是大腹皮?湖北代用茶廠家介紹本品為棕櫚科植物檳榔Areca catechu L.的干燥果皮。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實,煮后干燥,縱剖兩瓣,剝取果皮,習稱“大腹皮”;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實,煮后干燥,剝取果皮,打松,曬干,習稱“大腹毛”。
生理特性
1、大腹皮:略呈橢圓形或長卵形瓢狀,長4~175px,寬2~3.125px,厚0.2~12.5px。外果皮深棕色至近黑色,具不規則的縱皺紋及隆起的橫紋,頂部有花柱殘痕,基部有果梗及殘存萼片。內果皮凹陷,褐色或深棕色,光滑呈硬殼狀。體輕,質硬,縱向撕裂后可見中果皮纖維。氣微,味微澀。
2、大腹毛:略呈橢圓形或瓢狀。外果皮多已脫落或殘存。中果皮棕毛狀,黃白色或淡棕色,疏松質柔。內果皮硬殼狀,黃棕色或棕色,內表面光滑,有時縱向破裂。氣微,味淡。
栽培要求
氣候土壤:喜生長于高溫地區,以土層濃厚而濕潤的砂質壤土或粘質壤土為佳。整地:選擇有樹蔭處設苗床,松土后,按行,株距各30cm開穴,在定植前4-6個月先將空開好,使用權穴內土壤風化,穴深60-80cm,行距2、5-3、5cm。種植:育苗:在蔭蔽的山地,掘一深達30cm的長坑,放一層果實,覆蓋一層砂土。層層堆放,澆水濕潤。經過20日后,即可抽出米粒大小的芽,限出栽種于苗床,每穴一個,覆土澆水。定苗:于7或者10月為宜,植前施基肥,選莖粗而有2-3個節的幼苗栽培。覆土至穴面15cm澆水濕潤,并蓋草以減少水分的蒸發。田間管理:栽后2-3后內均須蔭蔽。3年后在離根15cm周圍掘一環淺溝,追肥一次,結果后須每年追肥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