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橘皮,又稱為陳皮,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皮。橘常綠小喬木或灌木,栽培于丘陵、低山地帶、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。分布于長江以南各地區。10至12月果實成熟時,湖北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摘下果實,剝取果皮,陰干或通風干燥。廣橘皮(陳皮)剝取時多割成3至4瓣。橘皮(陳皮)藥材分"陳皮"和"廣陳皮"。怎么鑒別陳皮呢?接下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中藥飲片陳皮:
(1)本品粉末黃白色至黃棕色。中果皮薄壁組織眾多,細胞形狀不規則,壁不均勻增厚,有的作連珠狀。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多角形、類方形或長方形,垂周壁增厚,氣孔類圓形,直徑18~26μm,副衛細胞不清晰;側面觀外被角質層,靠外方的徑向壁增厚。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于中果皮薄壁細胞中,呈多面形、菱形或雙錐形,直徑3~34μm,長5~53μm,有的一個細胞內含有由兩個多面體構成的平行雙晶或3~5個方晶。橙皮苷結晶大多存在于薄壁細胞中,黃色或無色,呈圓形或無定形團塊,有的可見放射狀條紋。螺紋、孔紋和網紋導管及管胞較小。
(2)取本品粉末0.3g,加甲醇10ml,加熱回流20分鐘,濾過,取濾液5ml,濃縮至約1ml,作為供試品溶液。另取橙皮苷對照品,加甲醇制成飽和溶液,作為對照品溶液。照薄層色譜法(附錄Ⅵ B)試驗,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,分別點于同一用0.5%氫氧化鈉溶液制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,以醋酸乙酯-甲醇-水(100:17:13)為展開劑,展開約3cm,取出,晾干,再以甲苯-醋酸乙酯-甲酸-水(20:10:1:1)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,展至約 8cm,取出,晾干,噴以三氯化鋁試液,置紫外光燈(365nm)下檢視。供試品色譜中,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,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