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介紹中藥飲片原材料西洋參是五加科、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根為肉質,其形狀有橢圓形和紡錘形,外皮表面呈淺黃色,較細致光滑,生長茂盛,斷面的紋理具有菊花狀;莖為直立圓柱形,光滑無毛,綠色或暗紫綠色,莖的高矮隨參齡不同而不一樣;葉一般為由5片小葉組成的掌狀復葉,小葉片為倒卵形或卵形,葉較薄,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,一般一年生西洋參植株只有1枚3片小葉的復葉,二年生的有1枚或2枚對生的5片小葉的復葉,3-5年生的有3-5枚輪生5片小葉的復葉;花從莖頂中心抽出花薹,由許多小花組成傘形花序;漿果形狀為扁圓形,呈對狀分布,成熟后的顏色為鮮紅;花期、果實成熟期分別為7月、9月。西洋參各個部位形態特征如下所示:
西洋參根由主根、支根、須根、不定根和根莖(蘆頭)組成。
主根:肉質,土黃白色。它的形態因不同生長年齡和不同生長環境而有一定的差異,一般多呈紡錘形,也有呈圓柱形的。主根上有深淺粗細不同的橫紋。
支根:也叫側根,一般多長在主根下端,中國東北參農稱其為“參腿”。有的西洋參支根較少,而有的支根就比較多。
須根:著生在支根上的一些細毛根。在須根上也常著生一些小瘤狀物,中國東北參農稱其為“珍珠疙瘩”。
不定根:也叫做“參丁”。在每株西洋參的根系中,它的數量不一,一般為2-3條,也有4-5條的,還有不生不定根的。不定根常著生在主根和蘆頭之間。如果主根得病腐爛,不定根就會很快生長和發育,形成與主根大小相似的紡錘形根,代替主根。
蘆頭:著生在主根頂,植物學上稱其為“根莖”,一般每年夏秋季在根莖(蘆頭)頂發育形成1個芽苞(少有2-3個者)。芽苞通常白色,形狀像鷹嘴,嘴尖下勾。它于次年春出苗長成地上植株。當地上植株枯萎后,在根莖上就留下1個凹陷的莖痕,叫做“蘆碗”。一般每年留下1個蘆碗,所以蘆頭上蘆碗的數目是判斷西洋參年齡的主要依據。此外,在蘆頭處的每一個節都有未分化的休眠芽。在生長過程中,當芽苞遭受損傷或病蟲害危害后,便會有1-2個休眠芽出來頂替,繼續發育生長膨大,到次年仍然可以長出苗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