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芪病蟲害較多,其中以根腐病較為常見,發病率高,嚴重影響湖北黃芪生產的質量和產量。那么,是什么原因導致黃芪根腐病的發生呢?讓我們和湖北三七片生產廠家一起來看看!
1、種植地種質及苗木
黃芪根腐病是一種土傳病害,是由病體和細菌在土壤中傳播引起的,雖然種子一般不攜帶細菌,但也有一定的影響,種子飽滿,成熟度好,發病率低;種子成熟度不同,種質差,發病率高。移栽地發病率高于直播地。發病率隨黃芪生長而增加。黃芪各生育期,從苗期到花果期發病率逐漸升高。
2、水量
黃芪耐旱、耐寒、耐貧瘠。它喜歡干燥的環境。陰雨或積水不利于其生長,會促進根腐病的發生。旱年發病率低于雨年。中午或炎熱天氣灌水,灌水量大,灌水慢,單口灌水,發病率高;大雨或連陰雨天氣發病率高,果期遇連雨發病。率高達80%。
3、種植密度
種植密度直接影響發病率。據黃芪生產廠家調查,在30、40、50萬、60萬株/h㎡四種種植密度下,黃芪根腐病發病率逐漸升高。它們分別為12.3%、15.1%、20.4%和32.8%。在小密度田,發病率低,單株生長良好,但產量低是不可取的。因此,種植密度應為40萬-50萬株/h㎡。
4、栽培制度
黃芪根系比較發達,需要嚴格的栽培制度。不同的耕作制度會不同程度地影響根腐病的發生。研究發現,土壤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病害比較少,壤土病害較多,粘土病害比較多:新開發的荒地無病害或病害輕,多年種植的田間病害嚴重,整地良好的田的病害率低于整地不良和土質粗糙的田,高質量農家肥的田比只施無機肥的田輕,實施合理輪作發生率低,黃芪連作或復作發生率高。據初步統計,黃芪留茬地發生率在55%以上,連續留茬地發生率在33%以上,壟作或平田發病輕,平田發病重。